旧唐书的相关成语

共 21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旧唐书的成语有【策名就列】【獐头鼠目】【岁时伏腊】【南山可移】【损人益己】【靴刀誓死】【如恐不及】【赈贫济乏】【胆大包身】【王后卢前】【回天再造】【料敌如神】【党邪陷正】【未必尽然】【砺戈秣马】【以血洗血】【天下文宗】【终始不渝】【监主自盗】【畎亩下才】【庭无留事】【应图受箓】【比肩皆是】【随机应变】【无所不备】【萧曹避席】【模棱两可】【半子之谊】【狐鸣狗盗】【奋不顾生】【临难不屈】【洞鉴古今】【鸱张鱼烂】【栉沐风雨】【痼疾烟霞】【人心所向】【千里犹面】【正本澄源】【独是独非】【怨声载路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旧唐书相关成语

策名就列

cè míng jiù liè

书名于策,就位朝班。意指做官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太宗纪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做官。书名于策,就位朝班。意指做官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太宗纪上》:“然情存今古

详细解释

獐头鼠目

zhāng tóu shǔ mù

头长得像獐子一样;眼睛则像老鼠一样。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;神情狡诈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揆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头长得像獐子一样;眼睛则像老鼠

详细解释

岁时伏腊

suì shí fú là

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九龄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时间等。岁时:一年四季;伏腊:伏日和腊日。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九龄传》

详细解释

南山可移

nán shān kě yí

比喻已经定案,不可更改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元纮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事物不可更改。南山:终南山。比喻已经定案,不可更改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元纮传》:“南山或

详细解释

损人益己

sǔn rén yì jǐ

犹损人利己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陆象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损人利己。犹损人利己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陆象先传》:“为政者理则可矣,何必严刑树威。损人益己,恐

详细解释

靴刀誓死

xuē dāo shì sǐ

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光弼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光弼传》:“及是击贼,常纳短刀于靴中,有决死之

详细解释

如恐不及

rú kǒng bù jí

就象怕追赶不上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元载传》:载在相位多年,权倾四海,外方珍异,皆集其门,资货不可胜计,故伯和、仲武等得肆其志。轻浮之士,奔其门者,如恐不及。及:追上,赶上。就象怕追赶不上。

详细解释

赈贫济乏

zhèn pín jì fá

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赈:救济。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轨传》:“李轨字处则,武威姑

详细解释

胆大包身

dǎn dà bāo shēn

胆比整个身体都大。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昭德传》: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胆比整个身体都大。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昭德传》:

详细解释

王后卢前

wáng hòu lú qián

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后以“王后卢前”指诗文齐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文苑传上・杨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》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

详细解释

回天再造

huí tiān zài zào

扭转乾坤,再造国家。形容忠心保国,功高盖世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昭宗纪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回:挽回,扭转。扭转乾坤,再造国家。形容忠心保国,功高盖世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料敌如神

liào dí rū shén

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郭子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善于用兵。料:预料。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郭子仪传》:“故

详细解释

党邪陷正

dǎng xié xiàn zhèng

与坏人结伙,陷害好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宋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多用于坏人。与坏人结伙,陷害好人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宋璟传》:“璟谓曰:‘名义至重,神道

详细解释

未必尽然

wèi bì jìn rán

不一定全是这样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魏征传》: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,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。今之刑赏,未必尽然。不一定全是这样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魏征传》: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,不以亲

详细解释

砺戈秣马

lì gē mò mǎ

磨戈喂马。比喻作好战斗准备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刘仁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准备战斗。磨戈喂马。比喻作好战斗准备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刘仁轨传》:“宜砺戈秣马,击其不意,

详细解释

以血洗血

yǐ xuè xǐ xuè

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。指杀敌报仇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源休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报仇雪恨。洗:洗雪。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。指杀敌报仇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源休

详细解释

天下文宗

tiān xià wén zōng

指受天下人敬仰的文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陈子昂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文人等。文宗:广受宗仰的文人。指受天下人敬仰的文人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陈子昂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终始不渝

zhōng shǐ bù yú

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姚(王寿)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守信用。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姚(王寿)传》:“卿早荷朝恩,委任

详细解释

监主自盗

jiān zhǔ zì dào

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。同“监守自盗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杨炎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。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。同“监守自盗”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畎亩下才

quǎn mǔ xià cái

比喻平庸之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杨收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无能之辈。畎亩:田地,田间。比喻平庸之才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杨收传》:“臣畎亩下才,谬当委任

详细解释

庭无留事

tíng wú liú shì

官府衙门内没有积压下来的事情。形容办事及时,效率高,不拖拉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适之传》:适之雅好宾友,饮酒一斗不乱,夜则宴赏,昼决公务,庭无留事。庭:公庭。官府衙门内没有积压下来的事情。

详细解释

应图受箓

yìng tú shòu lù

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礼仪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图:河图;箓:符箓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

详细解释

比肩皆是

bǐ jiān jiē shì

到处都是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元行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与物。到处都是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元行冲传》

详细解释

随机应变

suí jī yìng biàn

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郭孝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。机:时机;情况;应:应付;变:变化。

详细解释

无所不备

wú suǒ bù bèi

没有什么不具备的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霍王元轨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等。没有什么不具备的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霍王元轨传》:“夫人有短,所以见其长,至于

详细解释

萧曹避席

xiāo cáo bì xí

连萧何、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。比喻政治才能极大,超过前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政绩显赫。萧曹: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、曹参;避席:起立离

详细解释

模棱两可

mó léng liǎng kě

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。出自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模棱:说话处事含混;两可:这样也行;那样也行。形容对事情的

详细解释

半子之谊

bàn zǐ zhī yì

半个儿子的情分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回纥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女婿情分。半子:女婿。半个儿子的情分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回纥传》:“昔为兄弟,今为子婿,半子也

详细解释

狐鸣狗盗

hú míng gǒu dào

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郑畋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郑畋传》:“畋谬领藩垣,荣兼将相,每枕戈而待旦

详细解释

奋不顾生

fèn bù gù shēng

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田弘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,指勇往直前。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临难不屈

lín nàn bù qū

临到危难,仍不屈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刘弘基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临:面临;屈:屈服。临到危难,仍不屈服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刘弘基传》:“高祖嘉其临难

详细解释

洞鉴古今

dòng jiàn gǔ jīn

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王及善等传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洞鉴:明察。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及善等

详细解释

鸱张鱼烂

chī zhāng yú làn

”后以“鸱张鱼烂”比喻外表嚣张,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僖宗纪》。一般作比喻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旧唐书僖宗纪》:“初则狐假鸱张,自谓骁雄莫敌;旋则

详细解释

栉沐风雨

zhì mù fēng yǔ

同“栉风沐雨”。出自五代十国・后晋・沈昫《旧唐书・宣宗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旅途劳苦。同“栉风沐雨”。 复制出处:五代十国・后晋・沈昫《旧唐书・宣宗纪》:“况

详细解释

痼疾烟霞

gù jí yān xiá

指爱好山水成癖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田游岩传》:臣所谓泉石膏肓,烟霞痼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遥。痼疾:久治不愈的病,比喻积久成习,不易改变的嗜好、习惯;烟霞:指山水。指爱好山水成癖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人心所向

rén xīn suǒ xiàng

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;向往的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隐太子建成传》。一般作补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;向往的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隐太子建成传》:“而

详细解释

千里犹面

qiān lǐ yóu miàn

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房玄龄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传达事情清楚。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房玄龄传》:“此人深识机宜,足堪委

详细解释

正本澄源

zhèng běn chéng yuán

犹正本清源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高祖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正本清源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高祖纪》:“欲使玉石区分,薰莸有辨,长存妙道,永固福

详细解释

独是独非

dú shì dú fēi

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忠义传上・王义方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独断专行。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怨声载路

yuàn shēng zài lù

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廷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极为不满。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 复制出处:《旧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