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自耕种,乐于信守圣贤之道。指过隐居生活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过隐居生活。躬:亲自;道:圣贤之道。亲自耕种
详细解释
形容恼怒到极点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裴松之注引晋・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一般作谓语,
详细解释
谓互相接济;互通有无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俊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互相接济;互通有无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俊传》:“
详细解释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知错就该。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 复制出处:晋
详细解释
”磁石引针,琥珀拾芥,因以“针芥相投”谓相投契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虞翻传》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
详细解释
够一年用的储蓄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毛玠传》:生民废业,饥馑流亡,公家无经岁之储,百姓无安固之志,难以持久。岁:一年。够一年用的储蓄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毛
详细解释
因为鞋小脚大,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,生搬硬套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
详细解释
见“天下无敌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普天之下没有对手。见“天下无敌”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:“至是凡
详细解释
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,轻财仗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治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留意于宾客,轻财尚义,施不望报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仗义疏财。施
详细解释
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持肃静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刘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神态。默:沉默;守:遵守,保持。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
详细解释
非常杰出的才智和长远的谋略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: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非常杰出的才智和长远的谋略。
详细解释
果真是这样。指不出所料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既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指不出所料。果真是这样。指不出所料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
详细解释
处理事情迅速、果断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张裔传》:汝南许文休入蜀,谓裔干理敏捷,钟元常之伦也。干理:管理,处理事情。处理事情迅速、果断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张
详细解释
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时局。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
详细解释
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
详细解释
阐发远大的谋略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鲁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谋略。廓开:阐述,发挥。阐发远大的谋略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鲁肃传
详细解释
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王彬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图:谋;图谋:暗中谋划;轨:法度;准则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汉末饥荒,禁止酿酒,饮酒人避讳言酒,称清酒为圣人,浊酒为贤人。指酒的别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徐邈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酒。汉末饥荒,禁止酿酒
详细解释
灵魂离开了躯体。形容精神恍惚、心神不定。也形容惊恐万分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管辂传》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 管辰《管辂别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,形
详细解释
将蚌壳剖开,以取里面的珍珠。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秦宓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求才。将蚌壳剖开,以取里面的珍珠。比喻求取贤良良
详细解释
指态度傲慢,不讲礼貌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三嗣主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指对人的态度。指态度傲慢,不讲礼貌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爱惜人才。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 复
详细解释
犹深思远虑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田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计划得很周密。犹深思远虑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田畴传》:“窃恐未得其
详细解释
好名声流传的后代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臧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好名声。好名声流传的后代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臧洪传》:“
详细解释
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华敷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大规模行动。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
详细解释
采用某种措施来防止某种事情的发生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姜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未然:没有成为事实。采用某种措施来防止某种事情的发生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古代以朱色为正色,紫色为间色,比喻正邪、好坏。形容善恶不辩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董允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朱:红色。古代以朱色为正色,紫色
详细解释
犹改弦更张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休传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犹改弦更张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休传论》:“休以旧爱宿恩
详细解释
比喻善于运用策略,使对方心服。亦作“七纵七擒”。出自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,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,又七次释放,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。事见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
详细解释
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周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懂音乐的人。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喝酒、吃饭比常人多两倍或几倍以上。形容人酒量、饭量很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典韦传》:好酒食,饮啖兼人,每赐食于前,大饮长歠,左右相属,数人益乃供,太祖壮之。啖:吃。喝酒、
详细解释
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。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
详细解释
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尽情满足。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 复制出处:晋・
详细解释
甲为乙的外表;乙为甲的内里;乙为甲的外表;甲为乙的内里。比喻互相依存;互相接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董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主语必须是两个以上。甲为乙的外表
详细解释
同“运筹决策”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武帝纪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同“运筹决策”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武帝纪论》:“太祖
详细解释
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同“抱薪救火”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陶谦传》“太祖以粮少引军还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。一般
详细解释
接连不断地到来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王平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接连不断地到来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王平传》:“涪诸军及大将
详细解释
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卫觊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十分荒凉。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卫觊传》:“当
详细解释
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,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,以称雄一方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皓将败,与舅何植书曰:‘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,奋三千之卒,割据江南
详细解释
形容以真心示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。披露:显露,展示;腹心:真诚的心意。形容以真心示人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:“惟前后披露腹心,自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