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人才难求的忧虑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才难求的忧虑。畴咨:访问、访求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帝曰:‘畴咨若时登庸。’”
详细解释
用欺骗迷惑人。出自《尚书・无逸》。一般用作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诪张:也作“侜张”;欺骗作伪。用欺骗迷惑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无逸》:“民无或胥(与)X张
详细解释
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甘:嗜好。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
详细解释
只觉时日不够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只觉时日不够。惟:只;足:够。只觉时日不够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,凶人为不善亦惟日
详细解释
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停止战斗。偃:停止;修:致力于。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
详细解释
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(用在国家领导人)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,用在国家领导人。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(用在国家领导人)。 复制出处:《尚
详细解释
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珍:珍贵的;禽:鸟的总称。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旅獒》:“犬马非其
详细解释
指一切除旧更新。出自《尚书・胤征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一切除旧更新。指一切除旧更新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
详细解释
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忠于朝廷。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虽尔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
详细解释
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贻:遗留;厥:其,他的;谋:计谋,打算。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
详细解释
用欺骗迷惑人。出自《尚书・无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侜张:欺骗作伪。用欺骗迷惑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无逸》:“民无或胥侜张为幻。”用法:动宾式;作
详细解释
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音乐。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
详细解释
表示病危将死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:“疾大渐,惟几,病日臻,既弥留。南朝・梁 萧统《文选・王俭〈诸渊碑文〉》:“景命不永,大渐弥留。一般作定语,指病危将死。大渐:病
详细解释
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。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清明与昏暗发生变化。出自《尚书・蔡仲之命》: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,民心无常,惟惠之怀。常:长久。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。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
详细解释
泛指太平颂歌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康:太平。泛指太平颂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乃赓载歌曰:‘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,庶事康哉。
详细解释
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
详细解释
世世代代享有禄位的人家。出自《尚书・毕命》:世禄之家,鲜克由礼。世禄:世代享有禄位。世世代代享有禄位的人家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毕命》:世禄之家,鲜克由礼。例子:清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五
详细解释
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指不自然。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颜厚有忸怩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推翻行亡道之国,巩固行存道之邦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推翻行亡道之国,巩固行存道之邦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汤誓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
详细解释
指有爱惜生灵;不事杀戮的品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好生:爱惜生灵。指有爱惜生灵;不事杀戮的品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与其
详细解释
既诚敬又谦让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允:诚信;克:能够;让:谦让。既诚敬又谦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。”用法:作谓
详细解释
自以为很聪明。形容轻率逞能。出自《尚书・蔡仲之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自以为很聪明。形容轻率逞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蔡仲之命》:“无作聪明,
详细解释
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出师打仗。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
详细解释
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;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。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》上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,形容人很坏。恶:罪恶;贯:穿钱
详细解释
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宋・朱熹《朱子全书・学五》:见人嘉言善行,则敬慕而记录之。懿:美好;嘉:善、美。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
详细解释
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。一般兼语式,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“
详细解释
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勤于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。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详细解释
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朕志先定,询谋佥同。”
详细解释
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务正业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:敢有恒舞于官,酣歌于室,时谓巫风。恒舞:长时间地舞蹈;酣歌:沉湎于歌乐。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
详细解释
古时吉祥的征兆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吉祥征兆。凤:凤凰,传说中的百鸟之王;仪:仪容。古时吉祥的征兆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箫韶九成,
详细解释
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守:操守。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凡厥庶民,有猷有为有守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出自《尚书・舜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
详细解释
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社会局面。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王来
详细解释
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。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民不聊生。涂:泥淖;炭:炭火。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
详细解释
大家一条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团结一致;克服困难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《国语・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比喻同心协力,
详细解释
不可接近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或事物让人难以接近。迩:近。不可接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中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
详细解释
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其是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
详细解释
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富裕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富裕。利用:尽物之用;厚:富裕;生:民众。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
详细解释
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奋发向上的样子。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今朕必往,我武惟扬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