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靖言庸违”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言行不一。同“靖言庸违”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静言庸违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言行不一
详细解释
指天子一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甲下》: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元良:天子。指天子一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甲下》: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例子:《旧唐书玄宗纪》:~,万邦以定。为副君者,非此而
详细解释
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统治者或官员等。恫:疼痛;瘝:病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呜呼小子
详细解释
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出自《尚书・大浩》。孔传:“以作室喻政治也,父已致法,子乃
详细解释
亦作“一日万机”。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漠》。孔传:“几,微也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在领导人。亦
详细解释
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出自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轻世重,惟齐非齐,有伦有要。世:当世。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
详细解释
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升:上升,提高。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》:“若升高必自下,若陟
详细解释
平民男女。泛指平民。出自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泛指平民。平民男女。泛指平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“匹夫匹妇,不获自尽,民主罔与
详细解释
指安定天下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安定天下。抚绥:安定、安抚;万方:万邦,万族。指安定天下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上》:“天监厥德,用集大命,抚
详细解释
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勤于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。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详细解释
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用其义刑义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详细解释
只觉时日不够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只觉时日不够。惟:只;足:够。只觉时日不够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,凶人为不善亦惟日
详细解释
要求人完美无缺。形容苛求过分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:尔无仇疾于顽,无求备于一夫。求:希求;备:具备,完美无缺。要求人完美无缺。形容苛求过分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陈》:尔无仇疾于顽,无求备
详细解释
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令:命令;惟:只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慎乃
详细解释
指一切除旧更新。出自《尚书・胤征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一切除旧更新。指一切除旧更新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
详细解释
永远没有穷尽。出自《尚书・微子之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永远。永世:永远。永远没有穷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微子之命》:“作宾于王家,与国咸休,永世无穷。”
详细解释
不可接近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或事物让人难以接近。迩:近。不可接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经历的年数很多。出自《尚书・君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历时久远。历:经历;年所:年数。经历的年数很多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奭》:“率惟兹有陈,保父有殷,故殷
详细解释
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两面三刀。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
详细解释
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静言庸违,象
详细解释
指损害礼法,对上命不恭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中》: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,暂遇奸宄,我乃劓殄灭之,无遗余。颠越:陨坠,损害;恭:恭敬。指损害礼法,对上命不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中》:乃
详细解释
现多指做坏事的人,虽然使尽坏心眼,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,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:作德,心逸日休,作伪,心劳日拙。日:逐日;拙:笨拙;心劳:费尽心机。现多指做坏事的人,
详细解释
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让贤。推:举荐;让:谦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推贤让能
详细解释
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得力助手。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耳目:亲信。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。
详细解释
能识别人才是明智的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哲:聪明。能识别人才是明智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哲,能官人。”用法:作
详细解释
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《晋书・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一般作谓语、
详细解释
珍奇的飞禽,罕见的走兽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珍:贵重的;奇:特殊的。珍奇的飞禽,罕见的走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旅獒》:
详细解释
病危将死的时候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病危将死的时候。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顾命
详细解释
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甘:嗜好。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
详细解释
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罚等。罚:惩罚,处罚;嗣:后嗣,子孙。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
详细解释
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守法,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弼:辅助。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
详细解释
指天地。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,主宰万物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天神地祗。皇天:古代称天;后土:古代称地。指天地。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,主宰
详细解释
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务正业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:敢有恒舞于官,酣歌于室,时谓巫风。恒舞:长时间地舞蹈;酣歌:沉湎于歌乐。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
详细解释
雌鸡不报晓。比喻妇女不掌握政权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牝:雌性的。雌鸡不报晓。比喻妇女不掌握政权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牝鸡无
详细解释
谓言语不慎,招致羞辱。出自《尚书・说命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言语不慎,招致羞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中》:“惟口起羞,惟甲胄起戎。”用法:作宾语
详细解释
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朕志先定,询谋佥同。”
详细解释
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出师打仗。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
详细解释
指有爱惜生灵;不事杀戮的品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好生:爱惜生灵。指有爱惜生灵;不事杀戮的品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与其
详细解释
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详细解释
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中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