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父子均为高官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续黄粱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官场等。紫: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;朱: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。指父子均为高官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
详细解释
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胡四娘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睚:眼眶;眦:眼角;睚眦:生气瞪眼。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 复制出处:清・
详细解释
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青梅》:梅闻之泣下,但求怜拯,女思良久,曰:‘无已,我私蓄数金,当倾囊相助。’梅拜谢,因潜告张。囊:口袋。把衣袋里所有的
详细解释
古时以手指计人口,从此指家庭人口。比喻家庭人口很多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小二》:而女督课婢仆严,食指数百无冗口。食指:手的第二指。古时以手指计人口,从此指家庭人口。比喻家庭人口很
详细解释
肚子里饿得辘辘响。形容非常饥饿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西湖主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饥饿时。枵:空虚;辘辘:车行的声音。肚子里饿得辘辘响。形容非常饥饿。
详细解释
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一员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刚强正直,不逢迎。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 复
详细解释
见“早出晚归”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促织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人的作息。见“早出晚归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促织》:“早出暮归,提竹筒
详细解释
谨小慎微,自求无过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锦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谨小慎微。斤斤:拘谨的样子。谨小慎微,自求无过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锦
详细解释
涤除陈旧,换上新的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清除旧的换新的。涤除陈旧,换上新的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:
详细解释
形容商人偷工减料,欺诈谋利的行为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金和尚》:后本师死,稍有贵金,卷怀离寺,作负贩去,饮羊登垄,计最工。形容商人偷工减料,欺诈谋利的行为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
详细解释
犹言全神贯注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粉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思想集中。犹言全神贯注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粉蝶》:“阳目注心凝,对烛自鼓;久
详细解释
见“汗流至踵”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柳氏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满身大汗。见“汗流至踵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柳氏子》:“柳在椟中
详细解释
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
详细解释
好象是在梦里一样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张鸿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好像做梦一样。好象是在梦里一样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张鸿渐》:“两相惊喜
详细解释
比喻脱离黑暗,重见光明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龙飞相公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脱离黑暗的处境。比喻脱离黑暗,重见光明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
详细解释
鸟飞走了,卵也打破了。比喻两头空,一无所得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阿霞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鸟飞走了,卵也打破了。比喻两头空,一无所得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比喻夫妇情深和美。亦作“琴瑟静好”、“琴瑟之好”、“琴瑟之欢”、“琴瑟之乐”、“琴瑟和同”、“琴瑟和调”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孙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
详细解释
远离家乡,没有家室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娇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旷:空阔;邈:远。远离家乡,没有家室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娇
详细解释
比喻两相分离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夫妻或情侣等。比喻两相分离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:“甚而雁影纷飞,涕
详细解释
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细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重新团聚。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 复制出处:清・
详细解释
形容人态度温和;举动斯文。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;做事不大胆泼辣;没有闯劲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陈锡九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形容人态度温和;
详细解释
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侠女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表情。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侠女》:“生甚怒
详细解释
形容人的目光短浅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王桂庵》:笑君双瞳如豆,屡以金资动人。瞳:瞳孔。形容人的目光短浅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王桂庵》:笑君双瞳如豆,屡以金资动人。
详细解释
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邵女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。指是子不少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婴宁》。一般作状语,指时间长。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。指是子不少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婴宁
详细解释
关上门,堵塞漏洞。指断绝一切通道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荷花三娘子》:入夜,杜门塞窦,唯恐其亡。窦:孔、洞。关上门,堵塞漏洞。指断绝一切通道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荷花三
详细解释
用小盆吃饭,用瓢喝水。形容穷苦的生活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曾友于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生活清苦。瓯:小盆。用小盆吃饭,用瓢喝水。形容穷苦的生活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段氏》: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段氏》: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例子:高阳《清官册》
详细解释
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红玉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夏屋:高大的房子;渠渠:高大深广的样子。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
详细解释
当代没有能比得上的。形容极为突出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狐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旷世:当代所没有的。匹:相当。当代没有能比得上的。形容极为突出
详细解释
形容顽皮娇痴、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。招人喜爱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种梨》:乡人馈馈,憨状可掬,其见笑于市人,有以哉。可掬:可以用手捧取。形容顽皮娇痴、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。招人
详细解释
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,不能自持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画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神志不清。神:精神;意:心意;摇、夺:形容不能自持。神情为某件
详细解释
急迫得不能再等待。形容心情急切难耐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青蛾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心情急切。急:紧急;迫切;待:等待。急迫得不能再等待。形容心情急切
详细解释
形容女子笑得很美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花姑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女性。嫣然:美好的样子。形容女子笑得很美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花姑子》
详细解释
见“谈论风生”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青凤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健谈。见“谈论风生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青凤》:“生素豪,谈议风生,孝儿亦倜
详细解释
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罗刹海市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罗刹海市》:“
详细解释
远离世俗尘世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局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远离世俗尘世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局诈》:“遂鼓《御风曲》其声冷冷,
详细解释
犹恩重如山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梅女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感激词。犹恩重如山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梅女》:“萍水之人,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
详细解释
指粉身碎骨,牺牲自己的生命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续黄梁》: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,反恣胸臆擅作威福。摩:通“磨”,消耗;顶:指头颅。指粉身碎骨,牺牲自己的生命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
详细解释
只要提出要求,总是能答应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苏仙》:偶缺晨炊,仰屋无计。忽忆儿言,往启椟,果得米,赖以举火。自是有求辄应。辄:就,总是。只要提出要求,总是能答应。 复制出处:清
详细解释